Chloe Story

Thoughts, stories and ideas.

Latest

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好的設計師

晚餐時間,M同學和我分享今天他在工作上的一個小細節。他在網頁的底部加了一個一鍵返回頂部的小按鈕。讓他驚訝的是,這個在我們看來平常的舉動,原來這麼多人沒想到。而他們都在這個功能出來後,紛紛表示好評。於是我們疑惑,這真的是很平常的事情嗎? 我也想分享一個小故事。上週媽媽買菜用的拉車的輪子壞了。家裏的發明創造專家,我的爸爸,幫媽媽換了新的輪子。新輪子拉起來靜音順滑,比原本的車輪子還好使。做了這麼一件好事,我想本來應該叉腰自豪的時刻,爸爸用來上下打量了拉車,檢查各個部件是否還有問題。果然,他真的有所發現。 順着爸爸的視線,我看到在輪子旁邊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有兩根分叉狀的鐵絲,我心裏想:這不會有使用危險吧。隨即他取了一段軟的膠管,套住了鐵絲邊緣,並且用火燒使得膠管和鐵絲粘合。這是一個很微小的瞬間,卻帶給我很大震撼。家裏的很多地方,第一眼看覺得“這什麼嘛?”,“有必要嗎?”,第二眼仔細看,纔會發現爸爸的用心。比如說,他會在開放架子的邊緣放置一個廢棄的塑膠盒,這樣架子上的東西就不會往下掉,又可以廢物利用。 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擁有同理心,多大程度上是一個人與生俱

By Chloe

記美妙的共學經歷

今年初我有對去年做一個概括性的總結,最近偶爾翻開,心裏覺得去年有幾件重要的事情還是值得被詳細記錄下來,讀書會便是其中之一。 去年我目睹並認真參加了一些讀書會。說“目睹”是因爲,這些讀書會都是自由生長出來的,沒有人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目的去組織並召集一羣人過來讀書。尤其是整個讀書會下來,它們具有的生命力帶給我許多意料之外的驚喜,雖然讀書會結束已久,但我仍時不時回味這份體驗,並讓我進一步思考,一個好的線上共學社區可以怎麼做。 去年五月,我參加了一位朋友開設的網絡素養課。在一次課後作業中,大家需要運用所學知識去搜索“唐鳳”這個人,並記錄自己的搜索結果,課上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所得。怎料搜索結果讓大家都對這位臺灣IT大神相當感興趣。我還記得其中一個搜索結果是,在不久前的2020年臺灣出了一本關於唐鳳的傳記,《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 於是,一位同學發出了有沒有人一起共讀這本書的邀請,結果一天以內就有不少人用行動來熱烈迴應。在一次課程中萌發的一個讀書會就這麼在機緣巧合中建起來了,這可不在課程設計者的計劃之中! 要想想,當時網絡素養課的進度是每週末三個小時的線

By Chloe

譯作 | 馬拉古奇,瑞吉歐教育的靈魂人物(二)

譯者按:本文譯自Loris Malaguzzi and the Schools of Reggio Emilia。原文較長,分爲兩部分發布。第一部分鏈接在此: 譯作 |馬拉古奇,瑞吉歐教育的靈魂人物(一) 馬拉古奇本人完全理解社會歷史背景的意義,這是構成他思想範式的一個重要部分,即他看待、解釋和聯繫世界的方式。隨着歲月的流逝,他越來越強調連接性和複雜性。 正如他所說,”互聯(interconnecting),是現在和未來的偉大動詞”。在他的心目中,一切都有聯繫,無論是構成兒童整體的許多不同方面,還是文化、科學、經濟和政治的相互作用,抑或是他被吸引去研究的越來越多的學科。最終他對控制論和神經科學的迷戀,以及他堅持跨學科或跨領域的做法也驗證了這點。 看到萬事萬物的聯繫,加上對背景(context)的深刻認識和對每個人的獨特性的理解,不可避免地促成了他對複雜性的欣賞,以及相應地對當代主流話語的厭惡。 當代主流傾向於分類和線性,可預測性和確定性,分離主義和還原論。他認爲這種話語已經過時並處於危機之中,並受到新科學觀點和理解的質

By Chloe

譯作 |馬拉古奇,瑞吉歐教育的靈魂人物(一)

譯者按: 本文譯自Loris Malaguzzi and the Schools of Reggio Emilia。這是一篇由倫敦大學教育學院的彼得·莫斯教授(Peter Moss)爲此書撰寫的前言,我節選了前兩小節進行翻譯。 彼得·莫斯教授作爲當代幼兒教育的研究者,他敢於質疑當今幼兒教育的主流敘事,認爲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重視高質量和高回報的幼兒教育,卻忽視了更爲重要的,幼兒教育中的倫理和政治。這恰是瑞吉歐教育一直倡導的:”學校是一個進行倫理性和政治性實踐活動的公共場所“。 我和一些朋友都認爲,要理解這句話,不能單純從字面上對着空洞的概念望文生義,而是要理解瑞吉歐發生的時間和空間脈絡,以及從瑞吉歐教育中的靈魂人物入手。 關於這點,我的朋友純一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以《對話瑞吉歐·艾米利亞》一書爲例,從他的角度分享理解瑞吉歐思想時需要注意的地方。推薦閱讀: 談談閱讀《對話瑞吉歐·艾米利亞》這本書的一些注意事項 今天2月23日,是瑞吉歐的傳奇老爺爺馬拉古奇的誕辰。1923年的今天,他在意大利北部的一個小鎮出生。 他一生

By Chloe

日常聊聊 | 過年與成長

大年初四,久違地體驗了一把傳統中國家庭過年的感覺。 小時候被送養的大姨攜家帶眷回來,看望她九十多歲的老父親,也就是我的阿公。遲到的我推門而入,屋子裏沒有酒過三巡,但大家都已經入座,談話聲和笑聲此起彼伏,充盈着整個客廳。一向與過年保持着安全距離的我,找到合適的一隅,透過熱茶氤氳的香氣觀察衆人模糊的笑臉。 飯桌上與我相對的是大姨的三個孫子孫女,讀小學的兩個男生,暫且稱爲表侄子,一個拿着手機,另一個拿着ipad,正對着屏幕廝殺。坐在他們隔壁的是正在讀初三的姐姐,她無意加入弟弟們的遊戲,看着座上不太熟悉的親戚,眼神透露着一些茫然。 觀察不僅僅是看,還要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於是我就聽到大姨在那邊跟我母親確認我的年齡。後來她跟我說,我看起來就像她那坐在一旁的十五歲的孫女!雖然一直以來大家對我的年齡猜測都比實際年齡要小,可是十五歲的評價確實刷新紀錄。外在樣貌自有她的自然生長規律,我真實感受到的是現在的自己跟十五歲,二十歲出頭的自己不一樣了,是什麼不一樣了呢? 十歲的時候,特別渴望過年。因爲過年意味着有喫不完的食物,有平常喫不到的蛋卷啦,油角啦,還有阿嫲

By Chloe

花十幾萬這麼學英語,我心疼錢更心疼孩子

這天有老師請假,我去幼兒園班級幫忙,與班裏剩下的一位外教老師一起合作。雖然只是短短一個下午,卻足以讓我肌肉緊繃,內心咆哮,身體內各種複雜情感湧動,忽疑惑,忽擔憂,忽憤怒,忽悲哀。可是出於禮貌,臉上還要保持鎮定與微笑。怎麼辦? 唯有悄悄拿出手機記錄,拍下那些讓我驚訝的教育畫面,用頭腦記住那些我原本希望不會看到的教育場景,臨走前還不忘跟孩子們聊個天。因爲那纔是真正的,原本的他們。 喫過午飯刷完牙後,孩子們就要上牀午休了。作爲工作日永遠睡不夠,起來後還忙碌了大半天的成人,午休簡直是拯救下午的一根救命稻草。可是對於永遠沒玩夠,精神與體力旺盛的孩子來說,就不是那回事了。午休時間過半,大部分孩子安然入睡,可是有兩個男生總是四周張望,手指天花板,在不留意間還做手勢,靠嘴型說悄悄話來遙距通信呢。就像大多數幼兒園那樣,在午間,孩子們必須在規定時間內休息,就算睡不着,也要躺下。 可是睡不着,不想睡,除了繼續躺下,還可不可以進行別的,不影響他人睡覺的,安靜的活動呢?疲憊使我不能繼續思考,拋出問題在腦海,一邊輕拍孩子入睡,一邊徐徐閉上眼睛。 午睡過後,

By Chloe

讀書隨筆 | Theory and Research:我們對“理論”和“研究”還有多少想象空間?

最近,我和一些朋友在共讀一本書,書名叫《對話瑞吉歐》。 時隔一年再拿起這本書,意外發現很多以前沒有留意到的地方。或是在第一次閱讀時勾勒出來不理解的文字,這次重讀竟然有一種aha之感。當持續的學習和實踐經驗穿過那些陌生的概念,某些節點就像突然通電一樣,亮了。 每次讀完一章合上書本,大腦從十分活躍到逐漸平靜,我都刻意不去做別的事情,只想歇一歇。某天,我在想,何不在這個任時間流淌的過程中把思緒記錄下來,說不定還會對以後讀這本書的人有幫助?嗯,這就來了~ 今晚在讀第四章《紀錄與評價》,有這麼一句話: 對於成人和兒童來說,理解,意味着能夠形成一種解釋性的“理論”,一種賦予事件和世間事物意義的陳述。我們的理論是臨時性的。 在讀到這句話時,你會怎麼理解“理論”一詞呢?也許跟我第一次讀的時候一樣,心中會有這樣的疑問:嗯?兒童也能形成理論? 繼續帶着疑問讀下去,發現這本書一個奇妙的地方在於,它在不同章節會反覆提到同樣的詞語,有些地方只是淺淺的一筆帶過,像是邀請你在別處再次發現它。這是一個不斷挑戰着讀者固有認知的過程。 於是在看到

By Chloe

譯者手記 | 一個不刻意地與瑞吉歐、布魯納相遇的故事

據說,我最近翻譯了一篇很難懂的關於傑羅姆·布魯納(Jerome Bruner)的文章,讀完的人帶着一堆問號離開,可能更多人是還沒讀完就關掉,更不要說有什麼戲會發生了。 如果你還沒讀過,不妨點擊以下鏈接看看? 構建可能的世界:瑞吉歐·艾米利亞與傑羅姆·布魯納的特殊友誼三幕劇(上篇) 構建可能的世界:瑞吉歐·艾米利亞與傑羅姆·布魯納的特殊友誼三幕劇(下篇) 一開始我打算翻譯完就完事,可是翻譯過程中帶給我思想上的困惑和樂趣讓我有一種想說些什麼的慾望。 抱着當初取這個公號名字想要傳達的信息,我決定還是寫一些什麼,就算不能解答困惑,作爲個人經歷分享,迴應我與瑞吉歐之間的故事也好。 (一) 翻譯這篇文章的時候,在八月盛夏的一個傍晚,我無意中路過一位朋友的舊住處。在外面看着她以前住的地方,想象着此時此刻的她正在大洋的彼岸,和我相隔十二個小時的時差。 三年前的這個時候,是我作爲幼兒老師的第一個開學日。當時的我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會的新手,而她在這所學校已經工作了六年,終於決定踏上回國的征途,卻在那個夏天因爲特殊原因被召回來,臨危

By Chloe

構建可能的世界:瑞吉歐·艾米利亞與傑羅姆·布魯納的特殊友誼三幕劇(上篇)

譯者按:這是一篇譯文,也是一篇個人學習筆記。如果分享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啓發,那是我樂於看見的。至於爲什麼是瑞吉歐,爲什麼是傑羅姆·布魯納,那又是一個很長的故事啦,我會在接下來的譯者手記裏一一道來。 布魯納曾經指出:“如果你不能從本質上讀懂這座城市,你就無法理解她的市立學校”。我想補充一句,如果你不曾瞭解與這座城市發生關聯的這些迷人的靈魂,你就無法真正讀懂她的存在,理解她的由來。布魯納是在談到心理學和教育學時繞不過去的一個人,他心目中一直憧憬着而又真實存在的教育是怎麼樣的?我們不妨一起讀下去吧。 原文標題:Building Possible Worlds: The Special Friendship between Reggio Emilia and Professor Jerome Bruner in Three Acts 原文鏈接: https://www.reggioalliance.org/wp-content/uploads/2016/12/Innov.23.4web-1.pdf

By Chloe

我的蹭會學習經歷

上週我參加了由巴黎交叉學科研究院(Center for Research and Interdisciplinarity)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聯合舉辦的“學習星球集會”(Learning Planet Assembly),和將近80位來自全球各地,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生活在不同時區的人一起,討論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青少年行動和終身學習。 這不是我第一次參加這種類型的會議,還記得在今年四月份時我就誤闖過由原班人馬組織的線上會議。 作爲一個大學時期就跑去別的科系,甚至別的學校旁聽的蹭課老手,面對這種國際級的強大陣容,一開始還是免不了尷尬。“哇,他們的頭銜都是創始人或以上級別”,“我還是當個小透明安靜地聽着就好了”。於是在興奮和不安交織的心情中,我關閉着攝像頭,一邊饒有興趣的聽別人分享,一邊津津有味地喫着晚飯。 “Chloe, what do you think? I want to hear your voice” 突然耳機那邊傳來了我的名字。 你能想象我在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被點名的那種心跳加速嗎?!我整個人怔了一

By Chl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