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美妙的共學經歷
今年初我有對去年做一個概括性的總結,最近偶爾翻開,心裏覺得去年有幾件重要的事情還是值得被詳細記錄下來,讀書會便是其中之一。
去年我目睹並認真參加了一些讀書會。說“目睹”是因爲,這些讀書會都是自由生長出來的,沒有人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目的去組織並召集一羣人過來讀書。尤其是整個讀書會下來,它們具有的生命力帶給我許多意料之外的驚喜,雖然讀書會結束已久,但我仍時不時回味這份體驗,並讓我進一步思考,一個好的線上共學社區可以怎麼做。
去年五月,我參加了一位朋友開設的網絡素養課。在一次課後作業中,大家需要運用所學知識去搜索“唐鳳”這個人,並記錄自己的搜索結果,課上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所得。怎料搜索結果讓大家都對這位臺灣IT大神相當感興趣。我還記得其中一個搜索結果是,在不久前的2020年臺灣出了一本關於唐鳳的傳記,《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
於是,一位同學發出了有沒有人一起共讀這本書的邀請,結果一天以內就有不少人用行動來熱烈迴應。在一次課程中萌發的一個讀書會就這麼在機緣巧合中建起來了,這可不在課程設計者的計劃之中!
要想想,當時網絡素養課的進度是每週末三個小時的線上直播課程,每個共學夥伴需要在一週時間內閱讀材料並完成課程練習,這些共學者還是全職工作者,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在這種課程強度之下,參加共讀活動意味着還要花額外時間來讀書,寫筆記,參加線上討論。
從六月四日到七月一日,我們一起用了四周時間,把一本不算厚的人物傳記往外延伸讀出了不少值得討論的話題,如教育、歷史、自主學習、互聯網黑客運動、開放社會等等。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看到書中描述青年唐鳳的求學之路。這讓同爲教育者或家長的我們實在有太多想說的了。有同學梳理出唐鳳的成長史,讓大家看到了他在家學習,自主學習的背後是臺灣社會經過如何的抗爭、變化纔有了今天的進步。從大家的討論中,我也看到了包括自己在內的許多人對國內教育的憤怒和無奈。每次討論我都能收穫一些想法,恢復一些力氣,再繼續默默走下去,即使在亂世中戴着鐐銬跳舞也比什麼也不做好。
後來,我又在不同的地方與不同的夥伴一起共讀《對話瑞吉歐》,共學《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這些由同學自主發起的共學社區都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我想可以總結一下,跟大家分享交流。
好的工具讓學習事半功倍,這句話對哪個時代的學習都適用。可是到了今天的網絡時代,我們有沒有審視過自己使用的工具能否滿足這個時代下的需求呢?我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在互聯網上衝浪時,你所使用的工具決定了你可以走多遠。一個好的工具,應該是可以爲你的學習帶來正反饋的。
拿互聯網離不開的搜索引擎來說,當你帶着疑惑去展開搜索時,一個好的搜索引擎應該不僅能解答你的疑問(question),還能促使你去做相關的延伸,甚至引出一個值得深層思考的問題(problem)。不信請打開百度、搜狗、必應、谷歌等搜索引擎,對同一組關鍵詞進行檢索試試。
好的工具不是網絡素養的全部,檢索、拓展、延伸的能力也只是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會怎麼樣呢?試想一個場景,一個人沒有搞清楚一個東西的基本定義,拿着未經驗證,未經覈實的假消息去跟人討論,場面會怎麼樣?可悲的是,這種事情實在太經常在互聯網發生了,很多人卻沒有察覺到。因此,在讀一本書的時候我們儘量不放過任何一個有疑問的點,每一次對模糊的地方展開檢索,進行記錄,都是對原有認知的一點點撬動。
你可能會問,如果經常把書讀過就忘怎麼辦?哪來那麼多筆記可寫?這裏有幾個問題可供參考,不妨讀書時在心裏問問自己:
材料中有哪些讓你覺得耳目一新和驚喜的地方?
你對材料內容有沒有感到好奇或者困惑?
面對困惑,你想到了什麼相似的內容或是去做進一步的檢索,得到一些補充信息?例如:相關案例,理論,延伸的學習資源……
你從材料中獲得哪些啓發可以促使你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採取一些行動?
這幾個問題來自羣島大學的“四卡”,分別是aha,Yi,Ping(我習慣把它叫Link),Now。關於四卡更詳細的介紹,可以看看羣大的黑話視頻。
基於四卡,我們還可以發散更多視角的提問:
閱讀的時候,你有什麼感受?有可能是身體上的,也有可能是情緒上的。(Feel)
材料中哪些地方讓你覺得特別喜歡或者特別認同?(Like)
……
它們都是非常便捷有用的元工具,爲我們的學習搭建了一個完整的思考框架。既然叫”元工具“,那說明這幾個問題不僅適用於單一場景,它們還可以用於不同內容的學習場景,甚至教學,個人成長等等。多視角的卡片式提問也提供了一個機會給學習者,在學習中除了關注新知,也不要忽略自己已有的經驗和自己的情緒。我一直享受着使用這些工具,一邊挖掘更多的使用場景。時間久了就會發現,即使當下沒來得及寫下筆記,也會有”四卡“在心頭縈繞。
說起筆記,我要爲這兩個字嘮叨幾句。當了這麼多年學生,以下這些話再熟悉不過了:“快點記下黑板上的筆記,等下我就擦了“,”快考試了,拿出你的筆記來複習“。學生時代的我可是一個記筆記大戶,課本上都是滿滿的筆記,還有幾大本不同學科的筆記本。前幾天我刷朋友圈才知道,現在還有筆記比賽,看誰的筆記最工整,最好看。
可是我記了那麼多年筆記,回過頭來想想好像從來沒有人和我探討過:什麼是科學有效的記筆記方法,以及最重要的一點,記筆記是爲了什麼。以至於很多人因爲對學校的學習方法感到厭惡,畢業後不願再記下任何東西。是啊,學生時期記了那麼多筆記,如果只是把老師的板書抄下來,那充其量我只是一個信息(information)的搬運工,因爲這些信息沒有與我的經歷產生關聯,沒有與我已知的知識點建立新的連接,也就無法轉化成能夠爲我所用的知識(Knowledge)。
細心對比之下發現,以上讀書會提供的思考框架都是從學習者自身出發,以這個角度寫下的筆記,就不僅僅是對外在信息的記錄,更是自己的一份思考筆記。
拿如何寫Link卡來說,遇到讓我感到好奇的事物時,我會先嚐試自己去尋找答案,在有效、開放的互聯網環境中檢索,並記錄自己的檢索過程和方式。每個人的檢索過程都不同,因爲檢索過程體現了學習者是如何思考的,是學習者獨特的思考路徑。在不斷的檢索中,我會想起自己曾經讀過的哪些書,哪些文章,哪部電影裏的知識與我當下正在學習的內容有關,有哪些相似,有哪些不同。不同之處是否引起衝突,這又會讓我想到哪些新的問題。這一層可以稱爲外在知識的Link。
第二層是建立外在知識與自己的Link。這些學習內容,是否有某個點讓我想起自己曾經思考過的,或者與人探討過的東西?這些學習內容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回答了心中的疑惑?如果有的話,現在的我對某個問題的回答是怎麼樣的?這實際上是學習者對學習過程和結果的主動反思和迭代,一場無限的學習遊戲正在展開。
最後一層是與自身的Link,現在學習的內容會讓我想起哪些曾經的親身經歷?有可能是身體上,物理性的經歷,也有可能是一直在頭腦中某個揮之不去的想法。從新的知識角度來回看我曾經經歷的事情,帶給我哪些新的想法?我在《對話瑞吉歐》的共讀會上就有過這樣的經驗,爲此我還寫了一篇隨筆:
讀書隨筆 | Theory and Research:我們對“理論”和“研究”還有多少想象空間?
這樣的一個思考過程,是學習者對材料的深加工過程,這樣思考下來應該就不會像應付考試那樣,過去了就忘了,頭腦空空。
現在談及的幾點,是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日常學習中都可以做到的。共學的不同地方,也是美妙的地方在於我們不僅可以看到自己,也能夠看到他人。
去把自己的思考寫在協作文檔中吧,去把自己的看法拋在羣裏吧,去看看跟你一起共學的人寫下了什麼並給予批註留言吧。由於大家的專業背景,職業身份,興趣點,關注點不一樣,每個人都能在其他人的筆記裏發現跟自己不同的思考角度,也能針對其他人的筆記內容提出新的問題。
在全球史的共學裏,有化學背景的夥伴對青銅的技藝特別感興趣,有做兒童教育的夥伴想着如何把自己學到的歷史知識轉化爲小學生也聽得懂的歷史課,也有同學對歷史知識的梳理特別有一套方法,還教我們怎麼畫思維導圖。這些都是共學產生1+1>2的效果。顧老師的經典共學之問時不時在我耳邊響起:“你在小組裏究竟是在‘共同學習’(learn together),還是在‘共同地獨自學習’(learn alone together)?”這值得參與共學的每個人去思考。
這樣的共學走下來,現在我們的協作文檔已經有相當多珍貴的思考和資源了。包括前面的Link卡里大家找到的延伸資源,包括一些參考書目、文章、視頻等。把這些資源整理好,又是一份可以隨時調用,隨時學起來的資料。這麼看來,就應該不會覺得沒有東西可學,想學一樣東西卻沒有資源了吧。
根據共學進度,讀書會每週會有一次線上視頻討論。大家在閱讀筆記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當下的生活跟大家交流。疫情之下,現代人藉助科技使協作和交流能夠超越地理侷限。雖然無法與共學夥伴親自見面,透過線上視頻會議我感受到我們之間是有聯繫的。爲了給線上共學增加一些儀式感,我們在讀書會正式開始前多加了一次啓動會,讓大家自我介紹,聊聊各自對共學的期待,期望的共學形式,以及每個人可以爲這次共學做些什麼,我必須說,上面很多學習妙招都是大家共創的智慧。
最後,這些自由生長的讀書會還有一個特點,它們都沒有一個所謂的“領讀者”或“導師”,去中心化的學習社區意味着大家都是平等地參與、協作,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推動它的發展,基於每個人的專業背景和擅長方向,大家都可以嘗試爲它貢獻。我想這正是使一段學習經歷變得美妙的原因。當然啦,要使一段學習經歷變得有意義,少不了學習者自身的參與和投入,“參與越多,收穫越多”是真的。
好啦,感謝你看到這裏,與我一同回顧這幾段給我帶來深刻影響的共學經歷。
對了,最近網絡素養課又開新課,這次是以週末短課形式(總共六小時)的網絡素養初級課。你在裏面至少會收穫檢索技巧,信息鑑別技能,以及讓你提高效率的寶藏工具等,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展開有效共學的基礎。覺得有需要的話,不妨留意以下海報去聯繫吧~
希望我們都可以在這個春天有所收穫,穿上一雙好鞋勇敢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