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手記 | 一個不刻意地與瑞吉歐、布魯納相遇的故事
據說,我最近翻譯了一篇很難懂的關於傑羅姆·布魯納(Jerome Bruner)的文章,讀完的人帶着一堆問號離開,可能更多人是還沒讀完就關掉,更不要說有什麼戲會發生了。
如果你還沒讀過,不妨點擊以下鏈接看看?
構建可能的世界:瑞吉歐·艾米利亞與傑羅姆·布魯納的特殊友誼三幕劇(上篇)
構建可能的世界:瑞吉歐·艾米利亞與傑羅姆·布魯納的特殊友誼三幕劇(下篇)
一開始我打算翻譯完就完事,可是翻譯過程中帶給我思想上的困惑和樂趣讓我有一種想說些什麼的慾望。
抱着當初取這個公號名字想要傳達的信息,我決定還是寫一些什麼,就算不能解答困惑,作爲個人經歷分享,迴應我與瑞吉歐之間的故事也好。
(一)
翻譯這篇文章的時候,在八月盛夏的一個傍晚,我無意中路過一位朋友的舊住處。在外面看着她以前住的地方,想象着此時此刻的她正在大洋的彼岸,和我相隔十二個小時的時差。
三年前的這個時候,是我作爲幼兒老師的第一個開學日。當時的我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會的新手,而她在這所學校已經工作了六年,終於決定踏上回國的征途,卻在那個夏天因爲特殊原因被召回來,臨危受命,需要協助新生度過最開始,人稱最難熬的前三個月。
我們於一陣兵荒馬亂中相識。想象一下,開學前一天的下午,我們才初次見面。簡單說了各自的名字,顧不上詳細的自我介紹就投入到課室佈置裏去了。
當時的我哪裏知道,和她的相識影響了我後來走的路。對了,我們稱呼她爲N吧。
開學後兩週,N因爲要到香港處理簽證問題,週一無法到學校來。於是她在週末就給我和代課老師發了整整五頁的手冊。一開始她寫下了班上每個孩子的形象和特點。
“她去到哪裏都要帶着她的貓咪玩偶,她知道什麼時候要把玩偶放好”,“他在喫飯前總要喝一杯水,不然午飯的時候他會說嗓子很乾,他沒有喝湯的習慣”……
雖然我每天和孩子們相處,知道他們的習慣,但第一次見到如此詳細的文字描述時,着實被驚豔到了。那時的我,第一次發現記錄的力量。
N總是毫不吝嗇地分享她知道的。有時候分享是具體的,肉眼可見的。更多的時候,是無聲的,和她一起相處時就會感受到。平靜,又不乏生氣,她把自己稱作warrior teacher。
很多時候,她就像一面鏡子,孩子是那一個個擁有一百種語言的兒童,在她的映照下,孩子相信並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而我,在與她的三個月相處中,漸漸相信這樣一個世界是存在的。可是,當時的我並不知道,她的力量來自哪裏。
在學校裏幾乎所有人都知道N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蒙特梭利AMI認證老師,甚至有家長因爲第一個小孩就讀時發現學校有這麼一位寶藏老師,於是迫不及待地把二胎妹妹也送過來,特地安排在N的班。
可是幾乎沒有人知道,N是一位受瑞吉歐影響很大的老師,也少有人知道,瑞吉歐是什麼?
我第一次接觸到瑞吉歐是在那次老師家長見面會,N負責做園所情況介紹,我在一旁爲她翻譯。那是我第一次聽到Reggio Emilia Approach(雖然同樣譯作“方法”,你知道approach和method有什麼不一樣嗎?)。見面會結束後,我帶着這個陌生名詞回到家在電腦前展開一番搜索。
在這三年中我讀了不多不少與瑞吉歐有關的書,也對教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實踐。在三個月的短暫相處裏,我與N有過一些關於教育的粗淺討論。誰能想到,三年後的今天,我在當時完全陌生的瑞吉歐這條路上走了這麼遠呢。現在與N對話,她也對我們的相遇相識嘖嘖稱奇。
不得不驚歎和感恩生命中的際遇,有些人可能只來得及在你的經歷上鑿開一個小口,然而從那個小口透出的光照亮了你以後要走的路,給你勇氣自己去開闢新的天地。
(二)
回到我翻譯的文章來。可能很多人不明白,我爲什麼要翻譯這樣一篇在國內不知名,傳播度不高的文章?我是怎麼被這個人的經歷吸引的呢?我又是怎麼找到他的?這個故事要從互聯網的聯結特點說起。
七月份我開始讀一本書,名叫《成爲一個人》(On Becoming a person),在國內普遍的翻譯是《個人形成論》,作者是在心理學界赫赫有名的卡爾·羅傑斯。聽過人本主義的朋友一定對他的名字不陌生。在大學的課堂提到社工的人本主義療法就讓我接觸到羅傑斯的一些觀點。
可是我怎麼會滿足於只讀別人引用的作者觀點呢。就像認識一個朋友一樣,最真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親自找上他聊天。讀書也是這樣,從別人的論文裏讀到十遍引用同一個作者的觀點,不如直接讀這個人的原著來得深刻。
這下也明白了,書或論文中的參考文獻不是胡亂湊數的,它的存在是爲讀者連接起偉大思想的通道。
開始讀一本書的正文前,我習慣先讀序言。不管是作者本人寫的還是其他人寫的序言,都能幫助讀者快速瞭解一本書的主要內容,同時能比較集中地看見對書中重要問題的解讀。
《成爲一個人》的譯者導讀裏這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許多從業者們急切想要建立他的專業身份,他所憑恃的常是那些較易於爲人所知的外顯行爲,例如執行的技術,而不是內在的專業理念”。
譯者在這裏指出的是臺灣心理治療行業的現狀,我想到把這個“從業者”替換成“醫生”、“社工”、“教育工作者”等詞語也毫無違和感。
接着,他提到了臺灣在心理學教育層面上的,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讀書時大多讀的是大綱或者摘要,對於經典原著的閱讀來源是比較缺乏,或因時間經濟原因,不瞭解讀經典原著的必要性,而忽略它”。
進一步驗證了我的替換思路是對的,不信代入你或周圍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經歷試看看?
作爲一個專業的知識工作者,光是聽說或者知道一些關於理論的說法,對專業工作是遠遠不夠的。爲什麼呢?
因爲“他的工作要求他必須以他的全部存在沉潛與某種理論之中,直到理論浹洽內涵成爲他的一部分爲止——這個說法和閱讀理論大綱時的那種含糊籠統、事不關己的態度實在是南轅北轍”。光是這兩句,就足以讓人對以往年少時代的“讀書”狀態慚愧不已。
一個好的譯者除了能夠忠實地反映作者的思想,還會帶領讀者對看似不重要的細枝末節作進一步思考。我在閱讀正文的時候,還時不時翻看這將近二十頁的譯者導讀,它總能給我一些方向性的引導。
在一頭腦跳進羅傑斯的文字前,好奇心驅使我對譯者做進一步的檢索。
我讀的臺灣版本譯者名叫宋文裏,他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輔仁大學心理學教授。他的專長領域包括文化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精神分析,宗教研究,藝術心理學。
宋文裏教授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背景足以讓我有挖到寶的尖叫。更讓我覺得驚喜的是,他還翻譯了一本教育相關的著作,那就是傑羅姆·布魯納的《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觀點》。
於是,在原本規劃閱讀羅傑斯的那個下午,我一口氣讀完了布魯納這本著作在博客來的譯者序和作者序。
在檢索布魯納的生平時,我看到了他有名的研究觀點:“任何題材的知識都可以某種誠實的方式教給任何年齡的任何一名兒童”。
對他而言,意義始終位於對思維和認知的研究核心。他認爲意義並不取決於我們內在的生理需求,也不取決於個人對這個問題的思考,而是取決於在某種文化和情境中的積極探索。
不知道你讀到這裏想到了誰?當時的我腦海裏浮現着皮亞傑、布魯納和維果斯基的跨時空對話。
促使我翻譯文章的原因,是在一本快被我翻爛的書《對話瑞吉歐》裏的一句話:“如果你不能從本質上讀懂這座城市,你就無法理解她的市立學校”。說這句話的人,正是被瑞吉歐授予榮譽市民稱號的布魯納。
他提醒了我:不能只從一個教育法本身去看待瑞吉歐。在一個特定的時空背景下,一定有什麼事情在發生,有什麼人在活動,從而影響了這座城市的內在特質,進而影響了它的教育。
也就是說,每一種教育法背後,在看似教我們“如何做”的方法論背後,都存在着價值和道德的選擇。於是,我選擇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去了解影響瑞吉歐的偉大靈魂。
偉大的靈魂總是有各種各樣的關聯。在此,我想分享翻譯過程中的一個意外收穫。
如果你對瑞吉歐或布魯納比較陌生,但一直有關注教育,那應該知道過去兩年在養育圈非常熱門的一本書:《園丁與木匠》。我的朋友純一在今年八月份翻譯了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的一篇學術隨筆,可以點擊以下鏈接閱讀。
在翻譯關於布魯納的文章時,我被他橫跨大西洋抵達牛津的經歷吸引,並且意外發現艾莉森·高普尼克是布魯納在牛津大學的學生。在牛津,他們共同合作研究,瞭解嬰兒如何學習語言,發現嬰兒的思考和行動比我們想象中更主動,更有能力。(相關章節在艾莉森·高普尼克的另一本著作《孩子如何學習》有談到)
在艾莉森·高普尼克的眼中,布魯納一直是她的“靈感之源”,她認爲布魯納對待學生的研究,就像一個理想型的母親養育自己的孩子一樣。他支持鼓勵學生的研究,但是不限制學生的發展。他覺得自己身後沒有“弟子”、“門徒”這一說,他給予足夠的空間讓學生成爲獨創性的研究人員,允許他們以各種新的和意想不到的方式取得進展和突破。
你看,這一路走來遇到的人和事是不是很讓人驚喜?就像在玩一塊一塊的拼圖,布魯納的形象逐漸清晰起來,而且從不同角度看會有不一樣的感知。
在互聯網時代,使用對的工具會讓這種知識間的鏈接變得更明顯。學習者要做的,是在不斷閱讀和思考的過程中,把發現的蛛絲馬跡用自己的方法串聯起來。正因如此,每個學習者的學習故事都是獨一無二的建構。
(三)
以上是我想通過這篇隨筆和大家分享的,對我影響很大的一位同事朋友,我與瑞吉歐的相識故事,我是如何通過羅傑斯的《成爲一個人》發現布魯納,以及我怎麼發現艾莉森·高普尼克與布魯納的關係。
試着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角色扮演遊戲的主角,通過不斷往前走,與各種玩家和角色對話,一路打怪做任務,使得學習地圖在一步一腳印中不斷延伸。
在這場無限的學習遊戲中,我下一個會遇見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