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手記

學習手記

記美妙的共學經歷

今年初我有對去年做一個概括性的總結,最近偶爾翻開,心裏覺得去年有幾件重要的事情還是值得被詳細記錄下來,讀書會便是其中之一。 去年我目睹並認真參加了一些讀書會。說“目睹”是因爲,這些讀書會都是自由生長出來的,沒有人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目的去組織並召集一羣人過來讀書。尤其是整個讀書會下來,它們具有的生命力帶給我許多意料之外的驚喜,雖然讀書會結束已久,但我仍時不時回味這份體驗,並讓我進一步思考,一個好的線上共學社區可以怎麼做。 去年五月,我參加了一位朋友開設的網絡素養課。在一次課後作業中,大家需要運用所學知識去搜索“唐鳳”這個人,並記錄自己的搜索結果,課上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所得。怎料搜索結果讓大家都對這位臺灣IT大神相當感興趣。我還記得其中一個搜索結果是,在不久前的2020年臺灣出了一本關於唐鳳的傳記,《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 於是,一位同學發出了有沒有人一起共讀這本書的邀請,結果一天以內就有不少人用行動來熱烈迴應。在一次課程中萌發的一個讀書會就這麼在機緣巧合中建起來了,這可不在課程設計者的計劃之中! 要想想,當時網絡素養課的進度是每週末三個小時的線

By Chloe

學習手記

譯作 | 馬拉古奇,瑞吉歐教育的靈魂人物(二)

譯者按:本文譯自Loris Malaguzzi and the Schools of Reggio Emilia。原文較長,分爲兩部分發布。第一部分鏈接在此: 譯作 |馬拉古奇,瑞吉歐教育的靈魂人物(一) 馬拉古奇本人完全理解社會歷史背景的意義,這是構成他思想範式的一個重要部分,即他看待、解釋和聯繫世界的方式。隨着歲月的流逝,他越來越強調連接性和複雜性。 正如他所說,”互聯(interconnecting),是現在和未來的偉大動詞”。在他的心目中,一切都有聯繫,無論是構成兒童整體的許多不同方面,還是文化、科學、經濟和政治的相互作用,抑或是他被吸引去研究的越來越多的學科。最終他對控制論和神經科學的迷戀,以及他堅持跨學科或跨領域的做法也驗證了這點。 看到萬事萬物的聯繫,加上對背景(context)的深刻認識和對每個人的獨特性的理解,不可避免地促成了他對複雜性的欣賞,以及相應地對當代主流話語的厭惡。 當代主流傾向於分類和線性,可預測性和確定性,分離主義和還原論。他認爲這種話語已經過時並處於危機之中,並受到新科學觀點和理解的質

By Chloe

學習手記

譯作 |馬拉古奇,瑞吉歐教育的靈魂人物(一)

譯者按: 本文譯自Loris Malaguzzi and the Schools of Reggio Emilia。這是一篇由倫敦大學教育學院的彼得·莫斯教授(Peter Moss)爲此書撰寫的前言,我節選了前兩小節進行翻譯。 彼得·莫斯教授作爲當代幼兒教育的研究者,他敢於質疑當今幼兒教育的主流敘事,認爲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重視高質量和高回報的幼兒教育,卻忽視了更爲重要的,幼兒教育中的倫理和政治。這恰是瑞吉歐教育一直倡導的:”學校是一個進行倫理性和政治性實踐活動的公共場所“。 我和一些朋友都認爲,要理解這句話,不能單純從字面上對着空洞的概念望文生義,而是要理解瑞吉歐發生的時間和空間脈絡,以及從瑞吉歐教育中的靈魂人物入手。 關於這點,我的朋友純一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以《對話瑞吉歐·艾米利亞》一書爲例,從他的角度分享理解瑞吉歐思想時需要注意的地方。推薦閱讀: 談談閱讀《對話瑞吉歐·艾米利亞》這本書的一些注意事項 今天2月23日,是瑞吉歐的傳奇老爺爺馬拉古奇的誕辰。1923年的今天,他在意大利北部的一個小鎮出生。 他一生

By Chloe

學習手記

讀書隨筆 | Theory and Research:我們對“理論”和“研究”還有多少想象空間?

最近,我和一些朋友在共讀一本書,書名叫《對話瑞吉歐》。 時隔一年再拿起這本書,意外發現很多以前沒有留意到的地方。或是在第一次閱讀時勾勒出來不理解的文字,這次重讀竟然有一種aha之感。當持續的學習和實踐經驗穿過那些陌生的概念,某些節點就像突然通電一樣,亮了。 每次讀完一章合上書本,大腦從十分活躍到逐漸平靜,我都刻意不去做別的事情,只想歇一歇。某天,我在想,何不在這個任時間流淌的過程中把思緒記錄下來,說不定還會對以後讀這本書的人有幫助?嗯,這就來了~ 今晚在讀第四章《紀錄與評價》,有這麼一句話: 對於成人和兒童來說,理解,意味着能夠形成一種解釋性的“理論”,一種賦予事件和世間事物意義的陳述。我們的理論是臨時性的。 在讀到這句話時,你會怎麼理解“理論”一詞呢?也許跟我第一次讀的時候一樣,心中會有這樣的疑問:嗯?兒童也能形成理論? 繼續帶着疑問讀下去,發現這本書一個奇妙的地方在於,它在不同章節會反覆提到同樣的詞語,有些地方只是淺淺的一筆帶過,像是邀請你在別處再次發現它。這是一個不斷挑戰着讀者固有認知的過程。 於是在看到

By Chloe

學習手記

譯者手記 | 一個不刻意地與瑞吉歐、布魯納相遇的故事

據說,我最近翻譯了一篇很難懂的關於傑羅姆·布魯納(Jerome Bruner)的文章,讀完的人帶着一堆問號離開,可能更多人是還沒讀完就關掉,更不要說有什麼戲會發生了。 如果你還沒讀過,不妨點擊以下鏈接看看? 構建可能的世界:瑞吉歐·艾米利亞與傑羅姆·布魯納的特殊友誼三幕劇(上篇) 構建可能的世界:瑞吉歐·艾米利亞與傑羅姆·布魯納的特殊友誼三幕劇(下篇) 一開始我打算翻譯完就完事,可是翻譯過程中帶給我思想上的困惑和樂趣讓我有一種想說些什麼的慾望。 抱着當初取這個公號名字想要傳達的信息,我決定還是寫一些什麼,就算不能解答困惑,作爲個人經歷分享,迴應我與瑞吉歐之間的故事也好。 (一) 翻譯這篇文章的時候,在八月盛夏的一個傍晚,我無意中路過一位朋友的舊住處。在外面看着她以前住的地方,想象着此時此刻的她正在大洋的彼岸,和我相隔十二個小時的時差。 三年前的這個時候,是我作爲幼兒老師的第一個開學日。當時的我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會的新手,而她在這所學校已經工作了六年,終於決定踏上回國的征途,卻在那個夏天因爲特殊原因被召回來,臨危

By Chloe

學習手記

構建可能的世界:瑞吉歐·艾米利亞與傑羅姆·布魯納的特殊友誼三幕劇(上篇)

譯者按:這是一篇譯文,也是一篇個人學習筆記。如果分享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啓發,那是我樂於看見的。至於爲什麼是瑞吉歐,爲什麼是傑羅姆·布魯納,那又是一個很長的故事啦,我會在接下來的譯者手記裏一一道來。 布魯納曾經指出:“如果你不能從本質上讀懂這座城市,你就無法理解她的市立學校”。我想補充一句,如果你不曾瞭解與這座城市發生關聯的這些迷人的靈魂,你就無法真正讀懂她的存在,理解她的由來。布魯納是在談到心理學和教育學時繞不過去的一個人,他心目中一直憧憬着而又真實存在的教育是怎麼樣的?我們不妨一起讀下去吧。 原文標題:Building Possible Worlds: The Special Friendship between Reggio Emilia and Professor Jerome Bruner in Three Acts 原文鏈接: https://www.reggioalliance.org/wp-content/uploads/2016/12/Innov.23.4web-1.pdf

By Chloe

學習手記

我的蹭會學習經歷

上週我參加了由巴黎交叉學科研究院(Center for Research and Interdisciplinarity)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聯合舉辦的“學習星球集會”(Learning Planet Assembly),和將近80位來自全球各地,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生活在不同時區的人一起,討論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青少年行動和終身學習。 這不是我第一次參加這種類型的會議,還記得在今年四月份時我就誤闖過由原班人馬組織的線上會議。 作爲一個大學時期就跑去別的科系,甚至別的學校旁聽的蹭課老手,面對這種國際級的強大陣容,一開始還是免不了尷尬。“哇,他們的頭銜都是創始人或以上級別”,“我還是當個小透明安靜地聽着就好了”。於是在興奮和不安交織的心情中,我關閉着攝像頭,一邊饒有興趣的聽別人分享,一邊津津有味地喫着晚飯。 “Chloe, what do you think? I want to hear your voice” 突然耳機那邊傳來了我的名字。 你能想象我在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被點名的那種心跳加速嗎?!我整個人怔了一

By Chloe

吉他手記

我的吉他學習記錄

前言 最近有一件值得分享的事情,我終於可以在吉他上按出沒有悶音的封閉F和絃了!學習吉他的人大概都知道封閉和絃,就是俗稱的大橫按,是勸退所有初學者的一道坎。那我是怎麼邁過它的呢?在喜悅中回想自己接觸吉他的經歷,它不是一帆風順的,但值得好好梳理並記錄下來。 初試 大概四年前,我從一個吉他愛好者同事那裏買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把吉他。用上網看視頻自學的方法,我在這把吉他上磕磕碰碰地勉強彈響初學者必學的無敵四和絃。說實話,我覺得學吉他的第零道坎其實是手指按在鋼絲絃上面的疼痛感。吉他弦的材質,弦距,弦的數量都和尤克里裏有着很大的差別。習慣了彈尤克里裏的我,一開始在吉他上的成就感是十分微弱的。通常來說,上一次練習的成就感會在下一次練習中被新的難題擊敗潰散。 而吉他的長學習週期和低產出率也讓我很快地選擇迴歸尤克里裏的懷抱。同一首彈唱曲目,我用尤克里裏練習一週就幾乎可以流暢完整彈出,並錄製視頻。可是花一週的時間來練習吉他,我可能仍舊在和絃轉換上打轉。 第一次正式接觸吉他,我用了不到三個月時間就慚愧地從入門到放棄。 吉他就這樣被冷

By Chloe
一次與衆不同卻貼近本質的PBL分享

learningdiary

一次與衆不同卻貼近本質的PBL分享

– PBL初印象 –  接觸教育領域以來,就一直聽說有一個很火爆但又讓人頗爲發愁的教學法——PBL。 還記得對PBL的初印象,是突然之間發現身邊許多學校機構都在宣傳自己有別於傳統教師自上而下講授的課堂,而是針對某個問題讓學生分組協作,制定方案,展示成果。他們稱這種創新方法爲專題研習,項目式學習或專題式學習。 而真正引起我對PBL的關注是在一次研究生課堂上,我們需要抽籤分組對某個教育話題進行研究和展示,我與同伴正是抽到了PBL。初步檢索後,我腦海裏浮現第一個問題,究竟我要說的PBL是Problem based learning,“基於問題”的學習,還是Project based learning,“基於項目”的學習呢? 那次經歷已經過去一段時間,我對PBL的好奇和疑問不曾減少。在與其他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中,我發現大家對PBL都有相似的看法: “方法好是好的,可是特別累人,特別考驗老師的素養和能力” “太瑣碎又耗時間,有那麼多東西需要準備,還有一堆上級要求的文書” “幼兒園孩子年齡小,能力有限,想搞PB

By Chl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