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冬去春來
街上喇叭聲不斷
年吉
年花
年果
陽康的人在趕集
唯有地上的契錢訴說着曾經
有些人永遠留在了去年
核酸
封控
疫苗
原來那不是車喇叭
而是送別的銅嗩吶
2023.1.7
冬去春來
街上喇叭聲不斷
年吉
年花
年果
陽康的人在趕集
唯有地上的契錢訴說着曾經
有些人永遠留在了去年
核酸
封控
疫苗
原來那不是車喇叭
而是送別的銅嗩吶
2023.1.7
This is Chloe'blog, a brand new site by Chloe that's just getting started. Things will be up and running here shortly, but you can subscribe in the meantime if you'd like to stay up to date and receive emails when new content is published!
晚餐時間,M同學和我分享今天他在工作上的一個小細節。他在網頁的底部加了一個一鍵返回頂部的小按鈕。讓他驚訝的是,這個在我們看來平常的舉動,原來這麼多人沒想到。而他們都在這個功能出來後,紛紛表示好評。於是我們疑惑,這真的是很平常的事情嗎? 我也想分享一個小故事。上週媽媽買菜用的拉車的輪子壞了。家裏的發明創造專家,我的爸爸,幫媽媽換了新的輪子。新輪子拉起來靜音順滑,比原本的車輪子還好使。做了這麼一件好事,我想本來應該叉腰自豪的時刻,爸爸用來上下打量了拉車,檢查各個部件是否還有問題。果然,他真的有所發現。 順着爸爸的視線,我看到在輪子旁邊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有兩根分叉狀的鐵絲,我心裏想:這不會有使用危險吧。隨即他取了一段軟的膠管,套住了鐵絲邊緣,並且用火燒使得膠管和鐵絲粘合。這是一個很微小的瞬間,卻帶給我很大震撼。家裏的很多地方,第一眼看覺得“這什麼嘛?”,“有必要嗎?”,第二眼仔細看,纔會發現爸爸的用心。比如說,他會在開放架子的邊緣放置一個廢棄的塑膠盒,這樣架子上的東西就不會往下掉,又可以廢物利用。 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擁有同理心,多大程度上是一個人與生俱
今年初我有對去年做一個概括性的總結,最近偶爾翻開,心裏覺得去年有幾件重要的事情還是值得被詳細記錄下來,讀書會便是其中之一。 去年我目睹並認真參加了一些讀書會。說“目睹”是因爲,這些讀書會都是自由生長出來的,沒有人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目的去組織並召集一羣人過來讀書。尤其是整個讀書會下來,它們具有的生命力帶給我許多意料之外的驚喜,雖然讀書會結束已久,但我仍時不時回味這份體驗,並讓我進一步思考,一個好的線上共學社區可以怎麼做。 去年五月,我參加了一位朋友開設的網絡素養課。在一次課後作業中,大家需要運用所學知識去搜索“唐鳳”這個人,並記錄自己的搜索結果,課上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所得。怎料搜索結果讓大家都對這位臺灣IT大神相當感興趣。我還記得其中一個搜索結果是,在不久前的2020年臺灣出了一本關於唐鳳的傳記,《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 於是,一位同學發出了有沒有人一起共讀這本書的邀請,結果一天以內就有不少人用行動來熱烈迴應。在一次課程中萌發的一個讀書會就這麼在機緣巧合中建起來了,這可不在課程設計者的計劃之中! 要想想,當時網絡素養課的進度是每週末三個小時的線
譯者按:本文譯自Loris Malaguzzi and the Schools of Reggio Emilia。原文較長,分爲兩部分發布。第一部分鏈接在此: 譯作 |馬拉古奇,瑞吉歐教育的靈魂人物(一) 馬拉古奇本人完全理解社會歷史背景的意義,這是構成他思想範式的一個重要部分,即他看待、解釋和聯繫世界的方式。隨着歲月的流逝,他越來越強調連接性和複雜性。 正如他所說,”互聯(interconnecting),是現在和未來的偉大動詞”。在他的心目中,一切都有聯繫,無論是構成兒童整體的許多不同方面,還是文化、科學、經濟和政治的相互作用,抑或是他被吸引去研究的越來越多的學科。最終他對控制論和神經科學的迷戀,以及他堅持跨學科或跨領域的做法也驗證了這點。 看到萬事萬物的聯繫,加上對背景(context)的深刻認識和對每個人的獨特性的理解,不可避免地促成了他對複雜性的欣賞,以及相應地對當代主流話語的厭惡。 當代主流傾向於分類和線性,可預測性和確定性,分離主義和還原論。他認爲這種話語已經過時並處於危機之中,並受到新科學觀點和理解的質